倉廪實,天下安。眼下,我國小麥、油菜籽等夏收作物正值收獲期。5月底,全國“三夏”大規模小麥機收全面展開,全國夏收油菜籽收獲也已過九成,新季小麥和油菜籽上市量不斷增加。夏糧收購是否順利,牽動着農民的切身利益。如何在爲農戶提供方便、保障農戶利益的同時,穩定市場供應,确保産業鏈穩定有序運行?實發集團深入研判,提前部署,科學制定收購策略,确保夏收作物收購工作穩步推進。
數字化收購:農戶賣糧款4秒到賬
3月18日早上,随着第一位售糧人制卡成功,實發體育南良公司城陵矶庫點數字化糧庫系統正式啓動。
數字化糧庫系統的有序運轉建立在充足的準備之上。在夏糧收購開始前,實發組織各區域對庫點周邊的合作社、種糧大戶進行調研,采用先進技術預判糧情,爲小麥購銷及經營布局提供翔實的數據支持,在此基礎上,準備充足的庫點數量、空倉容數量、收購資金及相關人員。
落袋爲安、快速拿到賣糧款才能激發農戶送糧的積極性。據了解,在今年的夏糧收購中,實發統一使用數字化糧庫系統和糧閃付系統開展數字化收購,提升資金支付效率,避免打白條。農戶原本需要一天左右才能收到的賣糧款,現在最快4秒就能到賬。
數字化收購帶來的不僅有便捷。江蘇南部是小麥上市最早的地區之一,實發華東公司江陰庫早早完成了數字化糧庫智能版和自動扡樣器的安裝工作。有了這兩樣“秘密武器”,整個售糧過程得以實現全流程自主運行,在降低企業人工成本,提高收購效率的同時,從收購源頭杜絕傳統收購的人爲幹擾行爲,解決了以往可能存在的賣糧結算效率低、“人情糧”等問題。
目前,實發正在大力推廣“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信息化管理、智能化管控”的“四化”糧庫建設,旨在應用5G、大數據、物聯網等現代科技手段,減少人爲幹預,提升糧溫檢測工作效率,實時監控庫區車輛、人員的活動情況。
新品種研發:種出自己的優質麥
農民種糧能賺錢,國家糧食就安全。近年來,小麥優質優價導向愈發明顯,優質小麥成爲種糧農民提升收益的重要手段之一。實發自2013年開始自主研發強筋新品種“福穗3号”,以期在幫助農民增收的同時,彌補國際市場小麥價格上漲導緻進口的高筋品種造成的缺口。
據了解,“福穗3号”目前已在河南南部多地開展示範種植。在品種審定試驗階段和農戶大田示範種植過程中,品質和綜合抗性表現均較好。2018年經農業農村部農産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福穗3号”6項指标均達到國家優質強筋标準。
2021-2022産季“福穗3号”示範種植1萬畝,個别收獲高産地塊畝産達到1300斤,今年平均畝産可望達到1100斤以上,在抗病、抗倒伏方面,得到了示範種植戶的認可,品質表現穩定。
量價“雙高”:油菜籽收購規模擴大
實發祥瑞糧油工業(荊門)有限公司開秤收購僅十多天,已收購油菜籽2.8萬多噸,成爲目前全國收購油菜籽最多的企業。據統計,該公司平均日收購量達1800多噸,日均支付農民油菜籽款1000多萬元。
按照中央有關擴種大豆和油料的部署,今年國家實施大豆和油料産能提升工程。長江流域是擴種油料潛力最大的産區。受去年油菜籽價格高企及政策支持影響,湖北農戶種植油菜積極性大幅提升,盡管此前受天氣影響單産略有下降,但預計今年油菜籽總産量仍較上年增加10%-15%左右。
增長的不僅是産量。2022年國際國内油脂油料行情的好轉給油菜籽流通格局帶來了明顯的變化。随着普通菜籽油價格持續上漲,小榨菜籽油的價格優勢已不明顯,外省調貨需求逐步下降,湖北省油菜籽大量流向外省的局面得到扭轉,更多的油菜籽由本土企業進行收購加工。
當前,油菜籽市場收購及加工主體較上年大幅增加。2022年湖北油菜籽從上市之初的3.2元/斤一路上漲,農民油菜籽交售積極性高,上市進度較往年加快。
事實上,今年油菜籽市場呈現産量、價格“雙高”的情況,考慮到保障農戶利益、穩定市場供應,爲确保油脂産業鏈穩定有序運行,實發本着“能收盡收”的原則,堅持敞開收購,在湖北的三家工廠規劃加大收購量,預計規模較去年翻兩至三番。
作者: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趙宇恒